沿着去年赴江西革命胜地的足迹,2015年11月5-8日,苏科公司党支部组织24位党员和积极分子赴贵州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学习。
息烽集中营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而设立的关押中共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乍入集中营,秀丽的风景和朴实的宅院让我们误以为走进了田园般的农家,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宁静的静谧处所先后关押了1200多名爱国志士,被秘密处决和折磨致死的就有600多人,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一家,其秘书宋绮云及其夫人和幼子小萝卜头,中共地下党领导人罗世文、车耀先,《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之一许晓轩等都曾在这里惨遭过残酷折磨。看到牢房门口锈迹斑斑的刑具,我们除了敬仰革命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之外,更多的是陷于一种沉思:是怎样一种信念能够让他们忍受酷刑、慷慨赴死?我想这源于一种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正所谓“见之真,信之笃,执之坚,守之固”。身体可以摧残,信仰屹立不倒!
如果说息烽集中营充满了浓郁的悲壮色彩,那么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则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1935年1月15-17日,就在这中西合璧、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走进遵义会议陈列馆,栩栩如生的20位当年参会人员雕像仿佛又把我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跟随馆内解说员的指引,借助先进的等身幻影成像技术,我们有幸重温当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情景。三分钟的“四渡赤水”多媒体演示片向我们生动展示了红军当年如何巧妙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正如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
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贵州一行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洗涤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对党的崇敬与信仰不再停留在教课书肤浅的理论认识上。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深知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发展之路无坦荡,攻坚克难看担当。在和平年代,我们更需牢记历史,明晰党史,双肩担使命,心头记责任,用实际行动告慰和祭奠长眠的英烈们!
(苏科公司 马艳莹)